清涼音講堂
曾國藩的識人用人之道-實在是理想楷模

曾國藩的識人用人之道-實在是理想楷模

作者:曾仕強

曾國藩熟讀三國演義,遵循易道而行。堅持儒學操守。他終生抗爭,有責無權,卻能夠以靜制動,改造自己的命運。成為三不朽的典範、清朝中興名臣,又是理學大師,實在是理想楷模。在中國社會,特別是官場人士,能夠做到曾國藩這樣的地步,真是十分難得。慎始善終,隨時不忘自省,做出合理的階段性調整。力挽狂瀾,成就非凡的功蹟!

曾國藩的識人用人之道-講求以道德化人

曾國藩的識人用人之道-講求以道德化人

作者:曾仕強

曾國藩年輕時鋒芒畢露,遭人嫉妒,受人暗算,甚至於咸豐皇帝也不信任他。由於研讀易經,明白「三百八十四爻,一言以蔽之曰:不恆其德,或承之羞」的道理。於是決心走上恆卦。恆久相信「從來功名乃天數,非強求可得,唯聖賢可學而至」的道理,十分重視修治自己的品德修養,堅持以道德化人,終於成為蓋世功臣,卻不致功高震主!

曾國藩的識人用人之道-識人用人皆有成

曾國藩的識人用人之道-識人用人皆有成

作者:曾仕強

冰鑑是不是曾國藩寫的,我們不得而知。但是曾國藩在識人、用人的成就,實在有過人之處,值得學習。他明白單打獨鬥不能成事,非常重視人才。自己培育來不及,經常重用現成的賢才。他廣荐人才,主張「合眾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」。武人給錢,文人給官。容人之過,得人之心。以身作則,忠誠為公。有難先由己當,有功先讓人享。大事苦爭,小事放鬆。

曾國藩的識人用人之道-勤讀史書識人才

曾國藩的識人用人之道-勤讀史書識人才

作者:曾仕強

識人是用人的基礎,曾國藩的一雙眼睛,練就了高明的穿透功夫。但他認為求人才必須以艱危來加以考驗,並且不應該隨意抽出單項的因素,來加以判定。條件不同的,先比條件。基礎不同的,先比起點。然後加上其他因素,做出綜合判斷。無論如何,都應該秉持「德本才末」的原則。因為才是靠不住的,如果恃才傲物,就近乎小人了!

曾國藩的識人用人之道-十年鍛鍊鑄良機

曾國藩的識人用人之道-十年鍛鍊鑄良機

作者:曾仕強

曾國藩四十到五十歲那十年,走的是蹇卦。山上有水,現代稱為堰塞湖,不解除不行。要解除實在非常艱難,有寸步難行的苦惱。這十年的苦難,使他完成一部挺經。告訴我們他是怎麼挺過去的,也提供我們一面鏡子,隨時拿出來照照自己,看看能不能挺得住?在困厄中求出路,在苦難中求挺直,實在值得我們多加觀摩學習,走出卓越的未來。

曾國藩的識人用人之道-識時務者為俊傑

曾國藩的識人用人之道-識時務者為俊傑

作者:曾仕強

曾國藩一生,只活了三個卦象:先是乾變蹇,然後悉心轉化,才走上恆卦。前兩卦是先天帶來,最後的恆卦,則是用心自我調整的結果。他堅持識時務者為俊傑的原則,在清皇朝和太平軍之間,求取合理點。才能夠在中興第一名臣的美譽下,獲得善終。立功、立言、立德三不朽,他在短短六十二個歲月,全都告成,實在是為師、為相、為將一完人。

顧客情.服務心

顧客情.服務心

作者:方蘭生

這是一個消費意識高漲,服務品質導向,萬千顧客滿意為首的時代。我們必須從了解顧客心理出發,先建立正確的服務理念,進而提升服務品質,才能提供顧客滿意的最佳服務,才能創造優勢的市場佔有率。

化龍點睛管理術

化龍點睛管理術

作者:楊望遠

管理是科學還是藝術?管理的目的是什麼?要如何有效管理?為何同一套管理有人成功有人失敗?管理可以標準化且放諸天下皆準嗎?我又不管人需要懂管理嗎?答案一點就通!

市場規劃篇

市場規劃篇

作者:陳光華

面臨現代社會的急速變化,的確有必要深入運用各類資訊密切掌握動態,調節生產創造研發,確實掌握配銷通路,有效運用傳播媒體,針對不同需求層面消費者靈活運用各種行銷方式多管齊下,並且致力開發潛在市場,運用一切可行的行銷手段,整合一切可用行資源,創造企業與消費者互惠雙贏局面。

品牌建構及產品開發篇

品牌建構及產品開發篇

作者:陳光華

如何才能有效的行銷或管理好一個品牌,幾乎是近十年來在企業界或傳播界的熱門話題。品牌建構對企業而言,是追求成長與跳脫經營困境的策略選項,不斷地透由能力的調整與獲取,最後整合OEM/ODM與OBM並重的經營模式,同時保有生產能力、研發技術與自有品牌價值。透過國際化發展,成功地建構品牌價值。

上一頁 5 / 7 下一頁
美食網站

已更新至05期

好專輯不要錯過喔!
打開APP,訂閱收聽。